|
1月27日,在上海“一月风暴"夺权影响下,县直机关各群众组织成立“无产阶级 革命造反派大联合筹备委员会”,于28日整队敲锣打鼓进机关,夺了县委、县人委的权,原县委代书记兼县长陈仁珊被迫交权,接受群众组织的批斗。 2月上旬,县属各局、公司、工厂、学校相继开展“夺权斗争”,各级领导人多数被视为“走资派”而“靠边站",农村人民公社也由群众组织夺了公社、大队至生产队的权。社会秩序陷入混乱。 3月4日,成立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平远县人民武装部为主组织的“平远县生产临时指挥部”和“学毛著办公室”,取代县委县人委的职权。 6月25日凌晨,八尺骤降暴雨,日雨量169毫米。河头河水暴涨,沿河两岸的田心、太阳、双溪等6个村庄受浸、倒塌房屋400间,冲垮桥梁10多座,损失7万元。县生产指挥部组织50多名干部,前往河头做好灾后救济工作。 7月,各“造反派”分别垒成两个观点对立的组织。开始用大字报互相攻击,继之以大辩论,围攻住地、冲击单位,斗殴打架,武装部出面劝阻不止。社会乱哄哄不得安宁。 8月10日,由平远县人民武装部为主,吸收地方干部参加,组成平远县“抓革命,促生产”领导小组,对全县文革和生产实行统一领导。 11月中旬,东石公社大水村与黄机塘村,朱、林两姓因争7寸水陂问题,酿成械斗,各出动百多人,持刀舞棍,砸坏陂头。县“抓促小组”立即组织20多名干部前往现场,阻止了械斗的扩大。 12月,县城两派对立的群众组织,因兴宁武斗的波及,以文攻武卫为名,意欲组织 武斗,造成恐怖气氛。由于两派众寡悬殊,武斗未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