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5日 □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防非典工作会议,号召全体市民迅速行动起来,立即组织扑杀可疑携带非典病毒的果子狸等高危野生动物,切断非典传染源,防止非典在梅州发生;同时开展以灭鼠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过一个健康平安、祥和的春节。市委书记刘日知,市委副书记、市长何正拔出席会议并作讲话。 6日 □梅州市召开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领导小组会议。市委书记刘日知要求,把全市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四次党代会和市委四届二次全会的精神上来,迅速兴起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热潮,确保3年内实现“创优”目标,推动梅州市旅游业的发展和“四个梅州”发展战略的实施。 □市委书记刘日知到梅县隆文镇檀江村、梅州村慰问挂扶的贫困户李镜金、李富庭家,送上米、油等慰问品,看望村里的百姓,给他们拜早年。 8日 □梅州市召开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何正拔在会上传达全国、全省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精神,部署全市农业和粮食工作,确保粮食安全。 □至9日,副省长许德立率省国土资源厅、省地税局、省知识产权局、省科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到挂购扶贫的革命老区丰顺县开展送温暖活动,市领导刘日知、李金元陪同慰问。 9日 □市委书记刘日知,市委副书记古小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林碧红和五华县委书记张光明及市广播电视局,梅州电视台等单位负责人组成慰问团,慰问常年坚持在海拔1277米的鸿图嶂顶的粤东电视调频转播台全体干部职工。 □副省长雷于蓝代表省委、省政府,率领省民政厅、省卫生厅、省总工会等组成的“送温暖”慰问团,在市领导刘日知、陈小山、郑少伟等陪同下,到市银鹰实业集团公司、梅县程江镇长滩村、市缤纷园艺公司和特困群众家中慰问。 13日 □市委书记刘日知前往兴宁市、梅县慰问水库移民。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关注和解决移民的困难,力争用5年时间解决全市13万水库移民的安居、生产、生活问题。 □梅州市第二十届迎春花市开市。 □市电力重点工程220千伏雁洋输变电工程竣工投产。 □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大企业(集团)负责人座谈会暨实施名牌战略表彰会。市委书记刘日知到会讲话。会上宣布广东梅州卷烟厂等11家企业为梅州市首批重点扶持发展的大企业(集团);表彰奖励了荣获“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的梅州市塔牌集团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 □市委书记、梅州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刘日知出席中共梅州军分区党委召开的四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会议传达省军区党委扩大会议精神,总结上年工作,研究部署全年工作。 15日 □市委书记刘日知,市委副书记、市长何正拔,市委副书记温华光率领春节慰问团慰问驻梅各部队。 □市委、市政府召开2004年副厅级以上老同志迎春座谈会。 □市委、市政府召开由在梅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群众团体、科技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宗教界等各界人士代表共160多人参加的叙旧迎新话发展和新春酒会。市委书记刘日知,市委副书记、市长何正拔,市委副书记温华光到会。 16日 □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长刘玉浦率领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挂钩扶贫的五华县检查工作。市领导刘日知、何正拔、李嘉、陈小山等陪同检查工作。 17日 □市委副书记、市长何正拔对梅城华建市场、火车站等各处进行全面检查,要求各级各部门切实做好节日期间春运、安全、环境整治、市场供应、防非典、维护稳定等各项工作。 29日 □市委书记刘日知,市委副书记、市长何正拔到梅河高速公路三断岭2号隧道出口、芹菜塘大桥检查工程进展情况。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加快总投资400多亿元的40余项亿元以上大项目建设,以此带动全市各项工作。 30日 □市委、市政府召开2003年度市直机关作风评议总结表彰大会,表彰了市国家税务局等8个单位为先进单位。 □BPW(梅州)车轴公司二期项目开工。市委书记刘日知,市委副书记、市长何正拔等为工程项目执铲奠基。 □全省防治禽流感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后,梅州市随即召开全市电视电话会议,部署防治禽流感工作。 31日 □市长何正拔受市委书记刘日知的委托,到市畜牧局主持召开了有市畜牧、农业、卫生、公安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会议。要求各级党政和有关部门努力做到“三不”(不出现禽流感疫情、不出现大范围疫情蔓延、不传染人),切断外来传染源,确保梅州市一方净土。 是月 □叶剑英基金会捐资30万元给五华县大坝镇建希望小学。 □原由市交通局承担的治理公路“三乱”职能移交市法制局。 □市委研究决定,黄开龙不再兼任中共梅江区委书记职务。
|